太仓市隶属江苏苏州,人称“天堂”之地。改革开放以来,太仓率先发展,目前已在全国百强县市位列第九。“科学、和谐”,是近几年这一江南绿竹发祥地奏出的新乐章。
“中国德企之乡”
太仓港的名声现在是一天更比一天响亮了。
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3次视察太仓港,他的评语是“江苏仅有,全国罕见,世界难得”。
长江入海口、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太仓港是一个天然深水港,拥有38.8公里的长江岸线,其中深水岸线25公里,能够满足5万吨级船舶回转水域的要求,这是长江下游地区的名副其实的“黄金岸线”。
太仓港,已经成为太仓市最重要的增长极。“以工兴港、以港强市”,是太仓市委、市政府的破题文章,推进码头开发、临江工业、滨江新城、港口物流是太仓“四位一体”的发展措施,在太仓港再建一个新港城是太仓市的新目标。
2007年前8个月,太仓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9.7万标箱。太仓港今年的目标是突破100万标箱运量,实现货物吞吐量3000万吨,争取早日建成江苏第一外贸大港。
8月底,长江沿线第一条至日本的国际客运航线成功首航。太仓港经济开发区的前景已经吸引了欧美投资者的目光。港区沿江工业带已经快速隆起,石油化工、电力能源、轻工造纸、仓储物流、基础原材料等主导产业竞相扩张。
港区内目前在建项目总投资109亿元,有7家企业上半年产值超过了10亿元。
上半年,太仓全市共新批外资项目89个,其中超千万美元项目45个,新增投资总额超1亿美元的项目有3家,还引进了首家世界500强商业连锁项目——史泰博佩佩办公用品地区总部,来投资的国家(地区)达到了55个。
新区内,精密机械、汽车配件、电子信息等产业聚集,欧美企业群效应凸显,已集聚了舍弗勒、拜耳、西门子等93家德资企业,项目总投资超8亿美元。太仓成了德国企业投资中国的首选地,也使太仓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德资企业密度最高、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国德企之乡”。
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占地面积少、抵御风险能力强、环境保护好,是德资企业的共性。他们大多以精密机械加工、汽车配件制造、新型建筑材料为主体产业,拥有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声誉。
93家德资企业,累计用地不到2000亩,近6000名员工,亩均利税近60万元,人均产值超70万元。在规模企业中,以德资为主的欧美企业仅占全区外资企业的一半,但财政贡献却占到了全区的90%。德资企业的高效益、高产出已成为普遍现象。
目前,前期进区的德资企业中85%以上已完成增资扩产,企业规模正在逐步扩大。不少企业甚至完成了第三、乃至第四、第五期的增资扩产。
一家德资企业总经理退休后留在了太仓,专门开了一家德资企业投资咨询公司。
“在德国,太仓被称为德国的小南部,因为太仓有着近百家德国企业,在这里我们感觉就像在自己的家乡;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政府很了解我们这样的企业需要什么,他们会主动来帮助我们,而且办事效率很高。”这是德国埃马克集团太仓公司总经理何皓然的一番感言。
住别墅的绝大多数都是农民
太仓,皇帝的粮仓,农业自古发达。
虽然目前农业仅占到全市GDP的4%,太仓却趟出了一条农业股份合作化的新路子。
72岁的沙溪镇太星村农民陆文虎种了一辈子地,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好收成。前几年,全家14亩地一年的收成不到5000元。现在他把13亩入了村里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全年土地分红7800元;他在自家地里给别人打工,每年收入7
本文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