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5%,与8月份涨幅持平,是199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前,9月份CPI涨幅曾一度回落到6.2%的水平。
另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10月份增长3.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双双创下2月份以来的涨幅新高。
专家指出,CPI、PPI联袂上涨,表明通胀长期化风险加大,预计年内央行将再进行一次加息。
CPI涨幅为何出现反弹
10月份CPI与前几个月一样,继续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农村涨幅高于城市,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城市上涨6.1%,农村上涨7.2%;二是食品上涨高于非食品,食品价格上涨17.6%,非食品价格上涨1.1%;三是消费品上涨高于服务价格,消费品价格上涨7.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
我国从2003年连续4年物价保持基本稳定,但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快速攀升,特别是3月份以来,CPI涨幅连续八个月超过3%的警戒线,8月份CPI更是创下十年新高,达到6.5%。虽然9月份有所回落,但10月再次反弹。
10月份CPI反弹的主要原因是受季节变化鲜菜价格上涨较快以及入秋以来猪肉消费量增价涨,涨幅排在前三位的食品是猪肉、肉禽及其制品、油脂,其价格分别上涨了54.9%、38.3%、34.0%。此外,鲜菜价格环比上涨幅度最大,从上月上涨12%进一步上升到29.9%。
与上月相比,食品价格涨幅提高了0.5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涨幅提高了17.9个百分点。而油脂价格、鲜蛋价格、水产品价格和调味品价格涨幅则比上月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受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大涨的带动,10月份国内油脂市场行情继续呈震荡上涨态势,尤其在中下旬,豆油、菜油、棕榈油、花生油、棉油均有明显上涨,并在高位站住。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目前国内食用油价格偏高,市场接受需要时间,继续上涨将相对缓慢,但由于原料成本的持续走高,后市也易涨难跌;同时,国际原油价格也在历史高位,使市场的目光又再一次转向生物柴油,豆油、菜油、棕油的潜在需求有大幅增加的可能,这均支持国内食用油价格居高不下。
此外,受国际粮价普遍上涨的影响,我国粮食价格上行的压力仍然存在,上述的这些食品类价格未来的上涨空间还很大,CPI很可能持续保持目前的高位,甚至有所突破。
能源和资产价格步步紧逼
新加坡发展银行驻港经济学家梁兆基认为,未来我国物价上涨将从食品类价格上涨扩大至其他产品类别,主要由能源、劳动力、资产价格所引起。
事实上,非食品类价格近期也出现了加速上行趋势。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对CPI上涨的贡献之比为5.9:0.6,而10月份这一比例为5.7:0.8,非食品价格尤其是服务项目价格对CPI上涨的推动作用增强。
“本月开始实施的成品油价格上调将加大国内交通、服务业等行业价格上涨压力,使得居民消费价格进一步上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未来CPI涨幅可能高达7%-8%。
此外,10月份我国外贸顺差再创新高,达270亿美元,巨大的流动性将继续推高资产价格,物价水平短期内很难回落。央行今年三季度的报告也指出,我国能源价格存在上涨压力,从劳动力成本看,工资上行压力也将增大,通胀压力将继续存在。
但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资源、能源价格的调整对于CPI涨幅的短期影响有限,他表示,包括水、电、气、煤、油在内的价格集体上升10%,短期内会使得CPI上升0.5%左右,明年下半年通胀将显著放缓,因此届时将是推出资源、能源价格改革的较好时机。
通胀长期化风险加大
平安证券孙方红预计,10月份的CPI涨幅已是高峰,第四季度以及明年CPI涨幅会减缓,今年11、12月份大约会在6%左右,2008年全年将上涨4.5%左右。
但申万证券研究所高级宏观分析师李慧勇指出,我国通胀长期化风险加大,形势不容乐观。他认为主要是四个因素的推动:一是消费的启动和国家对新增产能的限制,使得产品过剩的情况有所好转;二是过去几年产业整合带来的产业<
![微信关注中国木材网](http://static.chinatimber.org/img/ad/weixinguanzhu.gif)
本文关键字:
相关木业资讯:
- ?观市:柬埔寨黑酸枝和澳洲酸枝是被忽略的潜力材种吗?
- ?SPF板材国外跌价,为何国内市场价格不降反涨?
- ?颜色之殇,红花梨市场人气缘何低落?
- ?站在风口浪尖上的刺猬紫檀,未来将如何走?
- ?俄罗斯木材或将遭遇新的发展契机
- ?广西将取代临沂,成为新的"木业之都"?
- ?未来整木定制行业的趋势
- ?家具行业价格混战没有出路
- ?2019,或成中国本土家具企业崛起的元年
- ?市场悲观预期下,谁更容易生存?
- ?木材加工前景惨淡,高利用率势在必行
- ?“新中产”阶层三大态度催生新的家具消费观
- ?柚木价格走跌成交低迷,“高涨”时代已过
- ?家居企业收购频频 意在何处?
- ?大红酸枝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让价格一直上涨?
- ?价跌量缩,红木消费寒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