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美好已经谢了,但是文化的香味却一直留存到现在。“春在中国”提取的正是文化的那层香味,千年余音仍绕梁,一指香味存心间。
春在中国,生如夏花
——新中式模式的当代探索
文/程香 图片提供/春在中国
春在中国>>>
春在中国成立于1991年,累积了十余年高档古董家具修缮与制作的经验,栽培训练了一群精良的各类匠师,撷取古代中国家具的审美、榫卯、工艺智能与人文内涵,以生产高品质具当代中国风格的家具为经营理念,是中国第一家时尚流行、手工、精作、限量,及以传统文化底蕴为精神的当代中国设计家具公司。
搜索“春在中国”,打开官网。入眼的是缓缓绘就的一扇门,那扇门是红色的,形迹如同泼墨,随意挥洒而成;又似中国传统里,喜庆人家张灯结彩搭起来的绸幔;再看又像一座屋,屋顶大风吹过,猎猎作响。但那红,鲜艳如血,刺激着观者的神经。那扇门,也不是传统的式样,棱角分明。如风吹过的屋顶,像一束红灿灿的火苗,却是燃烧着与传统古典不一样的火焰。
这或许就是春在中国最好的释义了:中国风里,吹拂着春天的气息,继而落地生芽,开到盛夏,自当繁花似锦,生如夏花。
花落春犹在
“春在”取自于清代著名文人俞曲园的一句诗:“花落春犹在”。意思是朝代更替、时光流逝,而那些美好的记忆与文化依然余韵犹存。春在的创始人陈仁毅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很深的情意,取字“春在”,寻找中式风格与当代生活的结合,将美好的文化余韵实践到现代生活中,创造当代东方人文的新风貌,甚至将它延续、传承下去,让百年之后的人能够去记忆。
这是一次传统与当代和谐共处之旅的全新探索。春在的贡献,除了其独特的设计,还有他们对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当代注解。
有关真实生活与人文氛围,春在选择创造各种与人朝夕相处的日常居家器物,使那些经典形态、传统工艺,经过吸收、沉淀,被释放到当下的生活创意之中,营造一种富有人文情趣的美与韵致,遂构成了“春在”想要传递的当代生活美学。不仅连接到一项历史悠久的中国手工制作艺术传统,更藉由新添设的日常家居生活用具品类,将那些渐渐淡出当代视野,美好且意蕴深厚的传统生活方式,再度带回到我们的身边。
新中式价值探索
自2004年春在品牌诞生以来,7年间,春在在原创设计方面所获奖项和关注已备受瞩目。这些以设计为力量,以人文精神为主导的创新作品,它们获得的认可是沉甸甸的。因为这也意味着市场对新中式价值的接受和认可。
2004~2011年,通过春在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看到当代人文家具的价值:
2005年,春在春季新品发表于“第三届上海国际时尚家居设计精品展”;纽约“ChambersFine Art”画廊《星。影》摄影展于上海“春在中国”开幕;9月,美国《华尔街日报》专题报道(Asian StyleSpecial):“最能体现新明式设计风格的家具品牌”;捷克布拉格—中国当代家具设计发表;
2006年,两岸故宫80周年之际,台湾故宫邀请“春在中国”运用“新时代、新使命”的视野,将“当代生活的精神融入家具的设计中去。“春在中国”从故宫的馆藏中提取宋代美学的精髓,将之赋予“大观”的作品中;获选阿曼饭店集团-北京阿曼饭店(于颐和园内)合作之当代设计中国风首选品牌;获选内蒙古希尔顿饭店与Mimolimit首席设计师Barbara合作之当代设计品牌;获选波士顿Peabody Essex Museum 最佳当代生活家居设计特展商品;
2007年,杭州江南会所合作之当代家具空间设计首选品牌;上海九间堂“十乐会所”家具空间设计首选品牌;策划中国古代家具精品收藏“磅砺山西”展览;ELLE Decoration杂志评选春在为“年度最佳家饰设计”;
2008年,策划中国古代艺术精品收藏“文房演绎”展览;发表2009年春夏新品“咏竹” “赞直”系列;ELLE Decoration杂志评选,春在获“年度最佳座椅设计”。
2009年,发表当代花器的创意“凝春”展;与上海大时代广场及东篱画廊联合举办“当代风景线”展廊;上海旗舰店开幕;2009台北诚品信义店正式开幕;
2010年,春在家具在上海世博会展出;
2011年春,于春在主打的手工木作之外,引入陶瓷器具,以现代的手法重新诠释久远的陶作记忆与文化美感。包括茶具、酒具、餐具及花器,分别命名为:怀和、沁和、笠和、颐和、畅和。
2011年,春在作品亮相北京国际设计双年展(国家博物院);国际设计十年回顾展上,春在作品令观者惊艳;
至此,春在已从2010年之前较为单一的木作设计中走出,跨入发展中的第二大阶段:继续以“时尚设计”为基调,关注带有传统色彩的人文器具。基于传统陶瓷器具的形态、而以现代手法重新诠释的器型相结合,将存于纸面、抽象的文化历史,具象化为可视可触可感的形象。
“有绵长的传统,又不是老旧的感觉;有中式的风骨,却无符号化的生硬。”这不仅是春在对新中式的解读,亦是未来新中式必须要读透的科学。
迷人的人文气息
春在的整个旅途,都透露着深深的人文气息。这或许是受了创始人陈仁毅根深蒂固的影响。
陈先生两鬓有些微霜色,气质儒雅,本人即是春在气质最好的代言。大学时,他在台湾主修芭蕾舞专业,毕业后进入舞团,随后六七年的时间一直随团在全世界各地演出。1987年,他来到内陆。当时,陈先生去云南、四川考察过民族村,探查少数民族的文化,也拍过记录片,还做过进出口贸易,当然还有一直坚持的雅典艺术品收藏等等。1990年,朋友拉他合伙做家具生意,投身家具工厂的事业。2004年,工厂搬到上海来之后,陈先生开始考虑给这样一些温暖的传统手工和来自于明式家具的内涵的产品赋予独立的品牌,于是才有了“春在中国”。
春在由中国传统的技法、中国本土的材料以及温暖的手工组合而成,深有明式家具的简约风以及现代家具的机能。春在用中国传统的麻、绳、竹、藤经由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的渲染打造成一套套中国系列故事。2009年,“春在中国”推出的新品中有一个咏竹系列,故事是这样开始的:竹子的产品使用功能一直更多地被限制在室外,做乘凉的用具,在后院不经意地摆设,在中国是不被人宝贝的材料,但是在古代竹子是一贯被文人看中的,赋予其很多的意向,以气节代之,以高品格颂之。春在以现代创新的手法来运用竹子材料,用高级的玫瑰紫檀木做底,给予家具结构支撑,以竹子附以表面,而坐的人,触摸的人又能感觉到竹子的韵律和节奏。
“我们并不单纯是在售卖家具,我们经营的其实是文化。春在一直在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于现代社会完美平衡的融合点。”陈先生说。
当代中式生活
春在的品牌故事,最初是从花园会所获得灵感的。2006年之前,春在没有实体店,而是在杭州拥有一间花园会所,会所除了分享园林式的生活方式,也提供高级家具定制。客人在会所,所观所感,皆有儒厚的明式之风。其实,在春在看来,这样的生活品位,和600多年前明代文人的追求是一致的。会所文化、家具文化、赏识文化、典藏文化等,过去人们拥有过,后来又失去了,现在,春在又一点一点的拾起来,重现明式文化的素朴和精致。
什么是“当代中式”?在春在看来,新中式一定是和传统连接的,永不可能与传统中式分割开来。只是在表达的时候,当代的尺寸和温度会更多元。“我们不会排斥西式,而是一直在试着通过当代人的眼睛,观察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获取中式的精髓,而后以更开阔的设计视野,衍生出当代人更易欣赏的中国家具。”
2006年,陈仁毅在上海闵行区买了一块地,然后在上面造起亭台楼阁,有繁复的窗格、古旧的石板路,有流水活鱼,有假山;再邀上两个有古典气质的美女,一个弹古琴,一个吹笛,生生造就了一个缩微版的苏州园林。店里摆放的家具器物并无太规整的格式可言,唯一类似的,便是风格。木质平滑、支架简洁的桌椅,看起来与花纹繁复,形式老旧的衣柜并无不同,它们都演绎着一种繁华落尽后回归生活本源古朴方式。它们安静地伫立在店铺里,与外界的喧哗尘世并无关联。
在花园会所里,也有一批“与世隔绝”的匠人。他们用纤细的锤头敲打木板,制作雕花的衣柜,小心翼翼,这一工序需耗时数月。表面印有花纹的器物,完全是工匠们手绘的成果,先用铅笔描上花纹,然后用毛笔一遍遍涂上颜色,直到有凸出的完美手感。棕色绷绳制成的茶几和圆凳,由两个匠人合作完成穿绳的工序;据说绷绳很粗糙很多刺,新人的手常常会受伤。
手工制作是“春在中国”最大的坚持。在陈仁毅看来,中国人千百年来祖辈相传的手工绝活,经过一代代的积累成为了传统文化中最最珍贵的回忆。那慢工细活、嚼了又磨,一遍又一遍真实地重复着,直到最后的成果,才是真正的“精致”和“生活”。
与手工纯粹的心境类似,春在选用的材质,则强调最大程度上贴近自然。最常选用的木材是榆木和紫檀,其它则有竹、藤、棕、漆。这些天然材料的清气和??过时间相处后的品味质感,蕴含自然的生活和简单的呼吸,让人们真实的体会到所谓“有机生活”。
“春在中国”力图传达的“新东方家居”概念,强调存留古代珍贵的文化元素,加以现代家居中的真实需求,演绎全新的设计和功能规划,直到完全结合时尚和满足生活的需求。
“我们并不反对仿古,但仿古似乎更适合博物馆来操作,我们力求创新,在现实的场景中传承中式传统的东方神韵。”陈仁毅认为对传统元素的简单模仿或复制只是没有精神内在的图腾式拷贝,与之不同的是,春在善于发掘文化内在的精神特质,最终通过现代的诠释,糅合出创新的设计。这种精神层面的效果仿佛齐白石所评价的“似与不似之间”,堪称艺术的境界。“我们并不单纯是在售卖家具,我们经营的其实是文化。‘春在中国’一直在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于现代社会完美平衡的融合点。”这种对文化的坚持,令家具有了思想,仿佛高级定制的艺术作品,而不再是寻常的产品。
在未来,除了家具和陶瓷,春在将从家居设计过渡到时尚生活,关注所有“房子里面的事物”,继续以中国精品的角度,演绎中国式的时尚生活。
(中国木材网 责任编辑:徐晓)
本文关键字: 红木 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