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消协联合北京、上海等29家消费维权单位发布了《地板与板材环保性能比较试验报告》。结果显示,市场上俗称无醛的地板和板材,由于木材本身就含有微量的甲醛,只是使用了不添加甲醛的胶粘剂,并不代表产品里不存在甲醛。
据了解,木材或非木质植物纤维等原材料本身会释放甲醛,且根据树种不同,甲醛释放量也不尽相同。市消协负责人表示,从本次比较试验结果来看,无醛胶板材并非没有甲醛释放,只是其甲醛来自于木材本身。
污染叠加致人头痛胸闷
《报告》显示,家居环境的污染存在叠加效应,即很多产品,如果单独拿出来检测可能符合国家标准,但是家居材料、家居产品叠加在一起后,整体室内空气质量就有可能不达标。近年来,不少刚入住新装修住宅,在高档写字楼工作的人出现了头痛、胸闷、易疲劳、烦躁、皮肤过敏等症状,被称为“病态建筑物综合征”(室内综合征)。出现室内综合征有两个主要原因:多数建筑中室内新风量不足,换气次数不够;我国目前对装饰使用的材料装载量没有相应的规定,很多消费者在家装的过程中对板材的使用量没有控制标准。
现状:现行的国家标准GB18580-2001只规定甲醛释放量达到E1级可以用于室内,E2级必须饰面处理后才可以用于室内,而对使用总量没有相应要求。在单个产品达标的情况下,很难保证在总量增加的情况下,室内空气质量不超标。
建议:29家消费维权单位认为,在提高现行国家标准的同时,应对各环保等级对应的材料装载量进行规定。
脲醛胶成“隐形杀手”
《报告》指出,产品是否环保与板材原材料关系密切,而板材的环保性与使用的胶粘剂息息相关。目前,国内的人造板生产企业众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产品鱼龙混杂,最直接的受害者是消费者。因此,只有标准是不够的,还需要一套完善的认证体系来保障标准的实施,构建稳定的市场竞争秩序,最大限度地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现状:由于成本的原因,目前生产厂家使用量最多的是脲醛胶,占比大约70%—80%。使用脲醛胶是板材和地板的甲醛释放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有些厂商为应付检查只求短期达标,通过一些特殊化学处理手段,可以使板材短期内的甲醛释放量很低。但板材的甲醛释放周期为8—15年,一段时间后,甲醛释放量具有的不确定性就会显现,成为名副其实的“隐形杀手”。
建议:29家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呼吁,从源头上提高板材的环保级别,逐步提高绿色板材的生产比例,从源头切断污染物,为绿色家居产品的环保性提供优质的材料基础,同时为消费者能够享受真正的绿色家居生活奠定基础。(记者 刘述波)
(责任编辑:黄俊峰)
本文关键字: 地板材 甲醛 选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