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由中国家具协会主办,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委员会主席团成员联合承办的第一本红木家具行业内权威刊物《中国传统家具》即将面世。创刊之际,以中家协传统家具委员会执行主席、中山市太兴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兴畅为代表的红木行业企业家们,对话网友问答,寄语杂志创刊,为行业发声。
中家协传统家具委员会执行主席、中山市太兴家具公司董事长 李兴畅
网友-野芍药问:和明清传统家具相比,您认为当代红木家具有哪些优势?
答:有四点,第一,当代红木家具的生产制作技术更有保障。现代科技的进步,推动红木家具在烘干、木工、榫卯等技术指标上更加地科学和合理化,确保红木家具的适应性更强、寿命更长。第二,是可选择的木材范围更为多样。明清红木家具主要以三大贡木为主,而现在的红木家具品种5属8类33种,选择类别更多,范围更广。第三,是舒适性更强。当代的红木家具大多从当代人的审美观、生活方式和人体工程学原理去设计和制作,融入养生理念,坐卧起来会更加舒适。第四,当代红木家具款型灵活多变,配套性强。当代红木家具的配套性比较完整和统一,较明清单件来说,灵活性更强。
网友-小木头儿问:近年来黄花梨、老挝大红酸枝轮番上涨,以您的经验来看,最有潜力的下一个材料是什么?
答:我看好巴里黄檀,俗称“红酸枝、花酸枝”。巴里黄檀与交趾黄檀(老挝大红酸枝)在红木国标5属8类里面,同属“黄檀属-红酸枝木类”,且产地接近,木质优良,密度高,油性大,稳定性好,在历史上也得到过广泛使用。
中家协传统家具委员会主席成员、元亨利古典硬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波
网友-wind_c问:您觉得红木家具行业,在未来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
答:中国红木家具行业的发展想要再上一个台阶,一定要“走出去”,向国外市场发展。当前红木家具行业发展很快,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如果只守着国内市场肯定不是长久之计。怎么走向国外?我认为高端红木家具产品,市场定位在收藏级别的,主要的市场还在在国内;而用料相对低端的,就应该尝试开拓国际市场。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在国外开设门店,一点一点地推广出去。
中家协传统家具委员会主席成员、上海航管红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俊豪
网友-木翔楼问:老挝大红酸枝是中国传统家具三大名木之一,相比而言,微凹黄檀只是近几年新推出的木材,并不是真正的“老红木”,但近年来为什么价格持续上涨?用这种材料做的家具有没有收藏价值?
答:在红木国标中,红酸枝木类有7个树种,在这七个树种之中,微凹黄檀和老挝大红酸枝(交趾黄檀)最接近。有一些厂家也将微凹黄檀掺杂到大红酸枝家具中使用,因此微凹黄檀的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大红酸枝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后,价格上涨比较厉害,微凹黄檀因为“沾亲带故”,自然就身价倍增了。一件红木家具是否值得收藏,材质只是其中一个方面,需要结合造型、工艺、风格等方面来综合判断。
中家协传统家具委员会主席成员、伍氏兴隆明式家具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伍炳亮
网友-Luca问:您从业几十年时间,从您个人的角度来看,您喜爱哪种木料?
答:中国传统家具几大名贵用材: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印度小叶紫檀、老挝老红酸枝,这几种我都喜欢,如果讲到最偏爱,那还是海南黄花梨!朋友们往往开玩笑,说到我的典藏馆来看黄花梨家具之后,对黄花梨是中招上瘾了。我现在买海南黄花梨老料的瘾也是大的很,在海南黄花梨老料一木难求的今天,不是花大价钱就可以买到一根好料的,还需要机遇和缘分。所以每次买到一根好的海黄老料,往往会让我高兴好几天。
【寄语杂志创刊】
担任中家协传统家具委员会执行主席的李兴畅结合太兴家具的发展,对《中国传统家具》刊物的面世,发表了自己的寄语:“我们企业设立了南京林业大学的博士后工作站,与高校一起在家具设计和工艺革新方面有很多合作,切身体会到科技与文化对于我们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红木家具行业想再上一个台阶,就要将企业的定位做准、口碑做好,产品做精,这些都需要文化来引领、将文化转为生产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希望我们齐心合力办好这本刊物,为红木家具行业文化发展助一臂之力!”
本文关键字: 巴里黄檀 红木 市场行情
相关木业资讯:
- ?观市:柬埔寨黑酸枝和澳洲酸枝是被忽略的潜力材种吗?
- ?SPF板材国外跌价,为何国内市场价格不降反涨?
- ?颜色之殇,红花梨市场人气缘何低落?
- ?站在风口浪尖上的刺猬紫檀,未来将如何走?
- ?俄罗斯木材或将遭遇新的发展契机
- ?广西将取代临沂,成为新的"木业之都"?
- ?未来整木定制行业的趋势
- ?家具行业价格混战没有出路
- ?2019,或成中国本土家具企业崛起的元年
- ?市场悲观预期下,谁更容易生存?
- ?木材加工前景惨淡,高利用率势在必行
- ?“新中产”阶层三大态度催生新的家具消费观
- ?柚木价格走跌成交低迷,“高涨”时代已过
- ?家居企业收购频频 意在何处?
- ?大红酸枝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让价格一直上涨?
- ?价跌量缩,红木消费寒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