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末都
【人物介绍】马未都,1955年3月22日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城。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及现任馆长,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代表作有:《今夜月儿圆》《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中国古代门窗》。马未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器物,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规模,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1996年,马未都创办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
30年前你和中国人说黄花梨,每个人都会很茫然。我小时候知道的有名的梨是山东的烟台梨、莱阳梨,前者绵后者酥,因为爹是山东人,说起山东梨来永远赞不绝口;我从小生在北京,知道北京的京白梨、大鸭梨,京白梨有异香,大鸭梨汁水甜。
黄花梨作为木头之名在社会上获得认知是在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赏》出版之后,此书1985年面世,进入21世纪才让社会广泛知晓。黄花梨作为明清两代最后优良的用材,开始也不叫黄花梨,叫花榈。清中期后花榈告罄,以次充好的新花梨、老花梨出现,迫使花榈改名黄花梨,沿用至今。
黄花梨的名字极富文学美感,有色有香有味,后世很难另取名代之。后来商家细分的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还有现在的非洲黄花梨、大叶黄花梨,都在借用或透支古老黄花梨的信誉。
前不久的越南之行看见许多黄花梨和红木的参天大树,大都高30米以上,径粗1.5米,十分壮观,我与许多大树合影,以表示对此类木材的尊重之情。明清黄花梨家具中,我见过有独板宽70厘米以上者,长超过4米的,当时不能想见树貌,今日遇之,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中国人自古至今奉若神明的黄花梨,在河内、在顺化都是路树,很多都是编了号,负责到人,防止盗伐;是树之幸?还是树之不幸?
为中国古代家具做出过非凡贡献的黄花梨树,几代文人极尽褒扬,泰极否来,仅二十年的商业大潮,让其成为马戏团中的笼中兽,有其表无其实,身价虽倍增,但自由失去,与三四百年前祖先创造的辉煌无从比较,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善哉善哉!
中国古代家具用材文化高峰在明末形成,明末资本主义萌芽,朝廷奢靡,百姓富足,导致中国人非常注重材质。
不仅仅是木材,凡跟生活相关的东西都做到极致。比如着装,就是带着很多绣工的丝绸,很奢华。比如紫砂,明代早中期就开始有,但到晚期变得非常时髦,像时大彬的紫砂。像螺钿,虽然唐代就有大量镶嵌,但真正普及到民间,还是江千里的螺钿。张鸣岐的手炉也是晚明时期的,这时的铜质都冶炼得非常精粹。
所谓硬木,按科学表述是比重大于1,入水即沉的木头。现在还没有证据证明,晚明之前存在硬木家具。它和明晚的工具革命有很大关系,平木工具刨子的出现,使中国人开始使用硬木——就是紫檀、黄花梨这样的木头开始做家具。
全世界到目前为止使用硬木做家具的,只有中华民族。中国人对设计的考虑是低层次的,对材质的考虑是高层次的,材质第一。就像我们不愿意在黄金里掺其他金属,要24K纯金,如果18K就觉得不大好,这是一个最朴素的观念。
硬木在古代很少应用,盖房子不合适,硬木收缩特别厉害,造房子特别容易收缩,只能做家具。只有海南人用硬木盖房,海南本身很潮,木头抽胀不厉害。总体上讲,我们在山区、内地看不到用这种硬木盖房子。
我们会错以为越硬的木头越耐腐,其实不是,硬木不像软木那样耐腐,很多黄花梨桌椅的腿,靠墙的烂得一点都没有了。
今天市场上说的海南黄花梨,没有证据证明古代家具使用的是它。海南气候相比陆地要严酷,岛上的黄花梨生长相对缓慢,纹理会比较花。越南黄花梨纹理就比较干净。而我们看到的古代黄花梨家具,都没有很花的纹理。
历史上用海南黄花梨有两个问题很难解决:一是它运出琼州海峡很难。古代没有人用船运木头,都用放木筏的方式顺水而下,黄花梨是硬木,遇水即沉。第二,海南这种地方非常容易遭遇台风,凡能长大的树都是容易折的树。西沙群岛上的树全是麻风桐,不管长多粗,一刮风上面全折了,风一过再重新长。如果不折,就得连根拔了。所以像黄花梨这种硬木,折不掉的,就长不大。
过去使用的黄花梨亚种,应该就是在亚热带某一个区域,但被伐光了,灭绝了。究竟这个区域在哪?不排除在越南的某一区域。物种灭绝其实非常容易,尤其是亚种的灭绝。
这种特殊的黄花梨,在明末被文人士大夫发现。它的纹理行云流水,非常舒服;它的材质含油性,经抛光后闪着绸缎一样的光泽。对它,古代是不使用漆的,使用蜡。所以黄花梨家具提供了很多的可能性:不用漆也能让它非常漂亮。
为什么中国的黄花梨设计普遍都比较好?因为材质比较贵。
古代材质运输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一根楠木从四川的森林里伐下来,运到北京故宫,运费是伐木的三百倍,完全超出你的想象。据文献记载,二两银子伐一棵楠木,运到故宫就变成六百两银子了,中间要运三年,中间死很多人。
木头入水即沉,在运输中就更贵。古代的陆地运输是几乎不可能的事,你拿马车、牛车,拉不上几根,还从南方拉到北京,成本得多少?所以硬木只在一个可能的范围使用,比如广东。这就导致黄花梨这种硬木家具使用率非常低。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木头基本都是砍自己的,砍西南、东北的森林,砍到1970年代后期再砍就没的可砍了,就进口。赶上改革开放,各种国外木材逐渐进来,国家对木材实行零关税,鼓励进口。全世界都希望砍别人的树,不希望砍自己的树。
1990年代出现古家具热,大家忽然发现一个椅子能值10万块,就开始推崇硬木家具。其实过去也不便宜,但大家没有经济基础。收藏旧家具的人不到买新家具人的1%,就需要做,市场推波助澜。这时的古董热和王世襄先生那本书有很大关系,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经济因素。
现在的黄花梨价格是被炒作出来的。要炒作,必须找一个数量合适的木种来炒,这个木种既要有一定的量,又不能多。海南黄花梨刚好合适。
和杨树、柳树相比,黄花梨肯定是稀缺资源,但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难。现在海南有人成片种这样的树,如果它半个世纪能长四五十公分粗,又有这么高的价值,当然有人愿意种。
紫檀的量没有黄花梨那么大,大概只有黄花梨的百分之一。现在有印度紫檀树,以肉眼看印度紫檀,最接近于我们过去的紫檀,但是也未必是。为什么呢?印度跟我们隔着喜马拉雅山脉,它是怎么弄过来的?没有记载。
家具文化伴随着中国人的文化发展,一直在发育,我们今天已经很难见到汉唐时期的家具了,除了在一些出土的陪葬品中,我们能够看到的确切年代的是明清两代,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后两个封建王朝,我们过去对家具文化重视不够,因为鸦片战争之后,生存是第一原则,有桌子使就不错了,不必是黄花梨桌子了。
今天我们赶上一个好时候,今天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发展速度很快,使相当一部分人聚集了财富,有一定的财富之后他对自己的家具是第一位的,中国古人的财产构成在外是看房子,进屋看家具。
我们曾经有一段走入了歧途,大量的人有钱家里就是一个电视、冰箱,现在还有一个状况,最值钱的就是一个车,当你的家具超过了车钱的时候就是你真正进入了中产,我希望每个中国人都有机会进入中产,摆上了一个比车还贵的家具,进屋可以炫耀,你车不能炫耀,你不能说买一个奔驰在人面前炫耀,但是你可以说买一个家具值多少钱,为什么值,因为包含了很多的内容。
本文关键字: 黄花梨
相关木业资讯:
- ?观市:柬埔寨黑酸枝和澳洲酸枝是被忽略的潜力材种吗?
- ?SPF板材国外跌价,为何国内市场价格不降反涨?
- ?颜色之殇,红花梨市场人气缘何低落?
- ?站在风口浪尖上的刺猬紫檀,未来将如何走?
- ?俄罗斯木材或将遭遇新的发展契机
- ?广西将取代临沂,成为新的"木业之都"?
- ?未来整木定制行业的趋势
- ?家具行业价格混战没有出路
- ?2019,或成中国本土家具企业崛起的元年
- ?市场悲观预期下,谁更容易生存?
- ?木材加工前景惨淡,高利用率势在必行
- ?“新中产”阶层三大态度催生新的家具消费观
- ?柚木价格走跌成交低迷,“高涨”时代已过
- ?家居企业收购频频 意在何处?
- ?大红酸枝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让价格一直上涨?
- ?价跌量缩,红木消费寒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