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牌”、“国家免检”和“驰名商标”被称为中国企业的“三大护身符”。有了这三件法宝,宣传时可以为脸上贴金,招标时可以优先中标,在多种场合享尽优惠,占足便宜。
根据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的决定,建陶行业的所有“中国名牌”称号被取消。东鹏、新中源、鹰牌、蒙娜丽莎、新明珠、金舵等大名鼎鼎的品牌将从9月1日开始不得不修改自己的包装和宣传语,再用“中国名牌”称号将被视为虚假宣传遭到查处。这样的晴天霹雳不仅让那些削尖了脑袋想挤进“中国名牌”行列的品牌们大为失望,也让那些还披着“中国名牌”光环的品牌们异常懊恼:失去了“中国名牌”,我们还能拥有啥?
据称陶瓷行业被集体踢出“中国名牌”阵营的罪魁祸首是虚报数据,想来一定有冤枉的,但肯定有那么做的,而且个别“害群之马”恐怕没有那么大的威力,足以让名推委如此“勃然大怒”。
如今地板行业也进入了关注的焦点,一个个在老百姓心目中知之甚少的品牌纷纷跻身“中国名牌”的公示名单中,其数据的真实性正受到质疑。对于业内人士来说,揭揭对手的“老底”难免有些顾忌,总会被人视为市场竞争层面的“报复”,但当事者如果要让对手“闭嘴”,最好老老实实地做人做事,别把产销量当泡沫一样吹,否则重蹈陶瓷行业的覆辙,那可是脸面都会丢尽的。
抛开参评企业的数据是否真实、中国名牌评选是否必要等敏感话题,把眼光集中到那些“名牌”身上,照样可以发现很多让“名牌”蒙羞的“劣迹”。就拿荣获2004年实木复合地板“中国名牌”称号、此次又进入2007年“中国名牌”公示榜的宜华来说吧,在8月3日沈阳市工商局公布的最新市场监督抽查结果中,就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根据中国名牌参评标准,“近3年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及省一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质量合格”是必要条件,宜华是不是因此应该丧失参评资格?在同样的一次抽检中,荣获“上海市名牌产品”的安信旗下专供百安居超市的喜尔居系列也上了不合格的“黑榜”。“名牌”与“不合格”挂钩,这是怎样一种尴尬?
造假,反映的是企业的诚信;不合格,体现的是企业对质量的漠视。这两种行为都在“名牌”的光环下发生,让人不禁生疑:名牌的价值何在?
(中国木材网 责任编辑:马芬)
本文关键字: